3月17至19日,第十三届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举行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。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指出,加快突破新型催化已是当务之急。由我院定明月教授、黄佳倩子老师、经济与管理学院刘林青教授指导,徐艳飞老师、2019级本科生方涛等人参与的团队项目《零碳催化——开创煤化工行业“碳中和”新时代》获得国赛银奖。
国赛决赛开始前,校党委副书记屈文谦参加赛前模拟答辩,给予团队精细化指导。国赛决赛期间,屈文谦副书记亲临比赛现场,看望慰问参赛师生。
在长达一年的备赛过程中,校团委组织了50余次线上线下培训和模拟答辩,开展针对性辅导。学院为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,组织开展赛前动员会,学院领导前往慰问鼓励参赛队员。指导老师定明月教授、刘林青教授和黄佳倩子老师也对团队进行了技术指导和管理指导。
团队成员历经两年的时间,凭借严谨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将参赛作品不断打磨完善,在比赛过程中培养专业兴趣,锻炼创新创业思维,用科研成果解决社会问题,最终在3月19日全国总决赛答辩中取得了银奖的卓越成绩。
【项目详情】
项目名称:零碳催化—开创煤化工行业“碳中和”新时代
参赛组别: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
团队成员:方涛、徐艳飞、陈洲翔、王鑫、许愿、赵心熠、李应胜、唐恬、黄呈棋、杨理斯
指导老师:定明月、刘林青、黄佳倩子
项目介绍:团队成员提出一种创新构想,为煤化工催化剂表面穿戴上一层“壳层”,有效提高了主产物转化率同时实现显著减排,为产业绿色转型与双碳目标达成做出青年贡献。针对传统煤化工催化剂效率低、污染高的特性,团队成员在实验室进行了广泛的尝试,直接聚焦煤化工反应过程本身做出创造性实验成果。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,主要是因为水参与副反应,消耗大量原料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。上述疏水壳层可以将水阻隔在催化剂外,避免副反应的发生,做到减排、节水,让更多的碳转化为产物。该项成果已发表于《科学》,同时进入成果转化阶段,已签订小试合同。
通讯员:陶看看
审核:盛紫琼